水群看到群友的疑问和解答,挺全面的分析,po上来
有些道理我知道但不做或做不到,怎么破解
是没获得真知?
还是获得真知后的选择?
还是其他要提高自律的问题?比如类似问题,吸烟有害健康还是吸烟,晚睡有害健康还是晚睡,明知不可为而为,或明知可为而不为。
如果是没获得真知,那么通过实践获得了真知从而就能做到了吗?
如果是获得真知而选择不去做,而我常常后悔,至少说明这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。
如是自律问题,那么如何解决自律问题?
我试着用几个角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。
西方心理学角度
从弗洛伊德理论理解,一个身体里其实有三个我,本我、自我、超我!
本我就是动物性的我,也就是内心最原始的那个我,这个本我,自私,好色,懒惰,贪婪,傲慢,趋利避害。是人类还未进化成现代人的时候,千百年战胜天灾人祸朝不保夕的几万年,为了活下来基因进化出来的只为了让自己活下来为第一权重的我。
第二个我,就是自我,也就是通过后天学习,拥有道德、向上动力、公序良俗、勤奋好学、一切需要克服本我让自己更好的那个我,意识到自我,就是先要有自我意识,每件事都想一想该怎么做,你意识到自己总是知道做不到,这就是已经有了自我意识,开始怀疑,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第三个我,就是超我。就是突破自我后,牺牲自我而利他的那个我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,每一个都是被激发了超我的人。所有的高尚都是激发了超我,才能做到不思而得的损己利人。这个我们今天不讨论。
而个人成长的蓬勃动力,就是超越本我,达到自我的过程。也就是自我和本我在争夺身体控制权的战斗。比如,你的自我知道需要戒烟。而你的本我依赖尼古丁,在烟瘾犯了的时候,自我是给了身体命令的,但本我强大,就在某一瞬间接管了身体。而我们所谓的对这次拿起烟的思考,其实是先有了结论,自我才调动所有理性在为这次结论确权(给自己找了理由)。这不是真的思考,先射箭后画靶的思考不是思考。
那我们要怎么做呢?
首先,就是先承认本我的存在,我的经验是把自我跳脱出身体,看一眼这个傻逼肉人的无知与丑陋。并接受他的现状,先让自我和本我和解,然后用切香肠的方式,一点一点的夺回身体控制权。先让自我别焦虑,你不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,是因为用自己几十年的修为去对抗几万年的基因,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儿,所以,这是一场持久战,是有战略防御(别让坏毛病更多)战略相持(慢慢的自我完成一些对身体的占领),战略反攻(全面碾压本我,让自我占领身体主导)几个过程,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。
阳明心学的角度
阳明心学对于知道做不到的事儿,如此解释——知而不行等于不知!
知行合一不是目标,是现实!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,贩夫走卒指导再多的治国方略,只要做的还是贩夫走卒的事儿,它就还是贩夫走卒的知;好色无度的人,知道再多礼义廉耻的道理,只要还是招蜂引蝶,就只是还有登徒浪子的知;看到父母心生厌恶,能够大声回怼的人,读了多少孝经,嘴上多么忠孝仁义,也都还是不孝的知。
知行总是合一的,所以,让自己致良知(慢慢达到良知良能的知行合一)法门就是格物!
格心头之物,遇到什么格什么。通过多次格物,达到不思而得的的行为上的致良知,也就是通过良行的多次确认,达到良知的过程,就是让自己不断强大的过程。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良知并不是道德高尚。比如杀伐果断的知,对于下位者就是暴君的行,而对于大组织和自己,确是提高效率的行,也就是良知良行!
也就是,遇到一件事(戒烟)通过格物,先有良行,因为知行合一,通过多次良行,达到良知良行的不思而得,直到致良知的知行合一。
这是心学的解释!
教员思想的角度
每一个有矛盾分析法思维的人,都会把几件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!
主要矛盾就是统领性的矛盾,也就是主要矛盾解决的同时,其他很多次要矛盾随之解决的矛盾。但某些次要矛盾(次要矛盾也分次第)如果不加以解决,就有可能在某一质变点上升为主要矛盾。比如戒烟、减肥。
那么教员对于这些问题都是如何思考的呢?
教员对于战略,会分为两个方面“方向、主动权”。那么对于这些需要解决的次要矛盾,教员的做法一般都是变被动为主动。也就是,别等烟瘾来找我,然后被动挨打,而是主动去解决它。也就是,我知道你烟瘾很厉害,我可能打不过你,就主动的去戒烟诊所,或者直接住院戒烟,最差也是给自己造成买烟极不方便的客观条件。主动制造对自我有利的态势。帮助自己战胜烟瘾的本我。
当然,教员一生没有戒烟,因为很多毛病是根本不用戒的吧
人的意志力很稀缺,不能到处都用!
如果是一个突出的主要矛盾,有关键性问题的,无论如何是需要着重花力气解决。
另外要防微杜渐,避开、打压那些可能冒头的次要矛盾,避免上升到主要矛盾。
至于其他的,就放过自己,精力有限,人生苦短,人无完人,接纳自己-v-